真菌的结构
真菌是一种具有真核细胞型的微生物,也包括霉菌和酵母。它们在自然界分布广泛,种类庞大,目前世界上已经被描述的真菌约有1万属12万余种。
真菌细胞尺寸大约为10~100μm,分化程度高,具有完整的细胞器,包括细胞壁、细胞核、细胞质、细胞膜和液泡。与细菌相比,真菌尺寸比细菌大几倍至几十倍,结构也比细菌复杂。真菌细胞壁不含肽聚糖,主要由多糖(甲壳素)与蛋白质组成。真菌细 胞膜含有固醇,而细菌细胞膜则不含。
真菌的分类
目前真菌较高层级的分类系统仍有很大争议,新理论不断被提出,各个分类阶层的名称均常有变动。且同一种真菌还可能在生活史的不同阶段,例如无性与有性世代拥有数种不同的学名,使真菌分类更加复杂。按照医学的方式可以将真菌界分为4个亚门。
接合亚门:绝大对数为无隔多核菌丝体,属条件致病性真菌,如毛霉、根霉等。
子囊菌亚门:具有子囊和子囊孢子,常见的为酵母菌属。
担子菌亚门:具有担子和担孢子,如食用菌、蘑菇、灵芝等。
半知菌亚门:对此类菌生活了解不完全,古称之为半知菌。
绝大多数真菌对人有利,例如酿酒、制酱、发酵饲料、农田增肥、制造抗生素、生长蘑菇、食品加工、中草药药源等,都是真菌的产物和真菌本身。而对人体致病的真菌可称为病原性真菌,按照其侵犯的部位和临床表现,可分为浅部感染真菌、深部感染真菌和条件致病性真菌。
病原性真菌的危害
对人体致病的真菌可称为病原性真菌,按照其侵犯的部位和临床表现,可分为浅部感染真菌、深部感染真菌和条件致病性真菌。
浅部感染真菌
①表面感染真菌 这类主要寄居于人体皮肤和毛干的最表层,因不接触组织细胞,很少引起宿主细胞反应。这类真菌在我国主要有秕糠马拉癣菌,可引起皮肤表面出现黄褐色的花斑癣,如汗渍斑点,俗称汗斑,此菌具嗜脂性。有报道称从92%正常人头皮、躯干、面部四肢等部位都可以分离出此类真菌。
②皮肤癣真菌 这类真菌是引起皮肤浅部感染最主要的真菌,皮肤癣菌有嗜角质蛋白的特性,使其侵犯部位只限于角化的表皮、毛发和指(趾)甲,而病理变化是由真菌的增殖及其代谢产物刺激宿主引起的反应。皮肤癣,特别是手足癣是人类最多见的真菌病。一种皮肤癣菌可在不同部位引起病变,相同部位的病变也可由不同种的皮肤癣菌引起。多种癣菌均可侵犯皮肤,引起手足癣、体癣、股癣、叠瓦癣等。
③皮下组织感染真菌 引起皮下组织感染的真菌主要有着色真菌和孢子丝菌,感染常发生于真菌侵入的创伤部位。感染最初发生于真皮深层、皮下组织或骨,逐渐扩展。感染一般只限于局部,但也可缓慢扩散至周围组织。
深部感染真菌
能侵袭深部组织和内脏以及全身的真菌。感染大多系外源性,致病性较强,能引起溃疡和坏死等。其中以新生隐球菌病比较常见,其他如组织胞浆菌、球孢子菌等则仅出现于南美洲、北美洲等某些局部地区,故又称之为地方流行性真菌,在我国极为少见,仅有个别病例报道。新生隐球菌广泛分布于自然界,主要传染源是鸽子,在鸽粪中有大量存在,鸽自身有抗此菌的能力。人因吸入鸽粪污染的空气而感染,特别是免疫低下者。主要引起肺和脑的急性,亚急性或慢性感染。肺部感染后可扩散至皮肤、黏膜、骨和内脏等。
条件致病性真菌
条件致病性真菌感染多为内源性,如假丝酵母菌病和曲霉病等。这类真菌致病性不强,大多在久病体弱、免疫力低下或在菌群失调时发生,如肿瘤、糖尿病、器官移植及HIV患者以及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、放疗、化疗等过程中易伴这类真菌感染。其致病性虽弱,但不及时诊治亦可危及生命。
①假丝酵母菌 亦称念珠菌,主要引起皮肤、黏膜和内脏的急性和慢性炎症,发生于免疫力低下患者。口腔假丝酵母菌病常为艾滋病患者最先发生的继发性感染。白色念珠菌为常见的一类假丝酵母菌,可侵犯人体许多部位,可引起多种疾病。例如:皮肤念珠菌病,易发于皮肤皱褶处(腋窝、腹股沟,乳房下,肛门周围及甲沟指间),皮肤潮红潮湿、发亮,有时盖上一层白色或呈破裂状物,病变周围有小水泡。黏膜念珠菌病,以鹅口疮、口角炎、阴道炎最多见,在黏膜表面盖有凝乳大小不等的白色薄膜,剥除后留下潮红基底,并产生裂隙及浅表溃疡。内脏及中枢神经念珠菌病,可由黏膜、皮肤等处病菌播散引起,有肺炎、肠胃炎、心内膜炎、脑膜炎、脑炎等,偶尔也可发生败血症。
②曲霉 曲霉菌在自然界分布广泛,常在许多因素降低机体免疫力时,继发传染引起疾病,最常见的有烟曲霉菌、黑曲霉菌、黄曲霉菌等。曲霉菌是一种典型的丝状菌,在眼真菌感染症中约占全部眼感染症中的10%左右。过去认为它主要引起外源性角膜感染及眼内炎,随着各种免疫功能不全患者的增加,它作为一种内因性的致病菌逐渐引起了人们的重视。
③毛霉 毛霉又叫黑霉、长毛霉,在土壤、粪便、禾草及空气等环境中广泛存在,在高温、高湿度以及通风不良的条件下生长良好。毛霉菌可侵犯血管壁,引起血栓、组织坏死。
真菌的菌落
真菌对营养的要求不高,能分泌酶使有机物降解成可溶性营养成分,吸收至细胞内进行新陈代谢。真菌最适宜生长的酸碱度是pH4.0~6.0,浅部感染真菌的最适温度为22~28℃,某些深部感染真菌一般在37℃下生长最好。培养真菌需较高的湿度与氧。
常见真菌的菌落有三类:
①酵母型菌落 酵母型菌落是单细胞真菌的菌落形式,菌落光滑湿润,柔软而致密,形态与一般细菌菌落相似,如隐球菌即属之。
②类酵母型菌落 有部分单细胞真菌在出芽繁殖后,芽管延长不与母细胞脱离,形成假菌丝。假菌丝由菌落向下生长,伸入培养基中,这种菌落称为类酵母菌落,如假丝酵母菌
③丝状菌落 丝状菌落是多细胞真菌的菌落形式,由许多疏松的菌丝体构成。菌落成棉絮状、绒毛状或粉末状,菌落正背两面呈现不同的颜色。丝状菌落的形态、结构和颜色常作为鉴定真菌种类的参考。
真菌的变异
真菌易发生变异,在人工培养基中多次传代或孵育过久,可出现形态结构、菌落性状、色素及毒力等改变。有些真菌在不同寄生环境和培养条件下出现两种形态,称二相性真菌,即在机体内或含血培养中37℃育,呈现酵母型菌落,而在沙保弱培养基上室温孵育,则形成丝状菌落,如荚膜组织胞浆菌、皮炎芽生菌等。
真菌的抵抗力
真菌对干燥、阳光、紫外线及一般消毒剂有较强的抵抗力。不耐热,60℃下1h菌丝和孢子均被杀死。对2%石炭酸、2.5%碘酊、0.1%升汞或10%甲醛溶液较敏感,对常用于抗细菌感染的抗生素均不敏感。
作为专业的抗菌防病毒解决方案供应商,朗亿新材可以为客户提供专业的抗菌防病毒解决方案,通过金属离子无机抗菌剂 对细菌、各类病毒和真菌的抑制或灭活作用,为消费者打造更加健康的生活环境。已经有纺织、玩具、家居、涂料、餐具、消费品、陶瓷、建材、3C等多领域客户选择与朗亿新材合作,并实现了产品的抗菌功能化升级。 如有抗菌防病毒方案需求,请与我们联系哦:400-838-9668 !